《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目次及摘要
2024年第2期目次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专题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
杜红艳(1)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守正创新
刘颖(11)
系统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开新的谋划理路
曾毅,杨嵘均(23)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演进历程、鲜明特征及现实启示
王丹竹,李芳(3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专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生成的三维审视
王冠群,张韶菲(47)
“四个之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论新话语
韩玮(59)
全媒体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内在逻辑、历史机遇与基本策略
陈思敏(75)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李大钊的系统纪念及其政治价值
吴兴德(85)
政治学高校管理者廉洁风险:发生机理与防治策略
刘尧(99)
亚文化视域下“腐败文化”治理透视
洪汛(111)
能源经济与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供应链传染效应吗?
——基于沪深 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张亮亮,周国辉(125)
分散还是集中?数字化战略关注对生态下游客户结构的影响
王亚萍,江红艳(145)
文学论刘庆邦小说中的煤矿空间:以《断层》《红煤》《女工绘》三部长篇小说为例
史修永(165)
2024年第2期摘要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
【摘要】
唯物史观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之间密切相关,新时代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特别的着力点。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预示了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今天全球的现代化进程证明世界历史的趋势已经形成。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相比,无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中还是在人类社会整体格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面临新的境遇,既面临定位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脉络中所处阶段的新问题,又面临应对不同文明在同一历史平台竞技的新局面。社会历史境况的转变要求唯物史观自觉应对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的提出是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后又一重要论断,以唯物史观的共时性展开回应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境况,同时,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彼此契合、互相成就,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以独特内蕴。故而,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才能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杜红艳,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守正创新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强调“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功能,构成“三位一体”新论断。历经分立为革命服务、单向度线性影响的初生萌芽、联动整合发展的初步形成、创新连接交互的正式形成四个阶段的历史探索,这一过程体现中国共产党对三项工作的准确研判和科学调整。“三位一体”新论断守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方向立场之正;守马克思主义教育、科技、人才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魂脉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科技、人才思想的根脉之正。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逻辑下,把握“三位一体”更具战略性、系统性;教育是前提与根本,强化坚固度;科技是支撑与纽带,增强协调度;人才是主体与目的,提高促进度;创新是连接点,确保流畅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守正创新”方法论,体现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释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合力。
【作者简介】
刘颖,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3、系统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开新的谋划理路
【摘要】
系统谋划、整体统筹、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开拓创新,是着力践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图景、高质量发展、现代性道路和新形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开新的内涵指向。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谋划此内涵指向实现开拓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开新的逻辑路径。在系统论视域中,这一逻辑路径体现在:以整体思维全面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图景,以结构思维协调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以涌现思维多样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性道路,以共享思维多元开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形态文明。科学、精准地运用以上系统思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开新进行有效的系统谋划,既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开拓创新、行稳致远,又有助于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助于引擎世界现代化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
【作者简介】
曾毅,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杨嵘均,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4、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演进历程、鲜明特征及现实启示
【摘要】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产生和发展于党领导人民推进我国法治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核心命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并善于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文本中进行论述。从党的十二大至二十大报告文本关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其演进历程经历了法制建设阶段、由法制向法治转型阶段、深化法治建设阶段和全面依法治国阶段,这其中蕴含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即鲜明的问题导向性、突出的创新发展性、显著的科学理论性和深邃的历史继承性。纵观其演进历程和鲜明特征,可以得出如下启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这些启示为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经验参照和实践遵循。
【作者简介】
王丹竹、李芳,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5、全过程人民民主生成的三维审视
【摘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新成果,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深刻认识和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准确剖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生成的三重维度,系统诠释其科学合理性、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从理论维度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对西式民主理论的批判和超越,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成果。从历史维度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民主探索实践的经验总结。从实践维度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筑牢了根基,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作者简介】
王冠群、张韶菲,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批判、当代中国政治建设与发展研究
6、“四个之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论新话语
【摘要】
“四个之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前途、人类命运、人民诉求、时代使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科学回答与现实观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认识论新话语的高度彰显,有着丰富的话语意涵。“四个之问”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它不仅是“两个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高度凝练和新时代新征程实践要求的积极回应。“四个之问”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典范,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遵循。
【作者简介】
韩玮,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7、全媒体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内在逻辑、历史机遇与基本策略
【摘要】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实践融入全媒体体系既是新时代团结奋斗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推进媒介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有助于二者之间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面临时代革新、全息融合、全员联动和全效实现等历史机遇。基本的传播之策是: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牢牢掌握全媒体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主导权;坚持内容为王之根本,为全媒体传播体系输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质内容资源;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全媒体“大平台”;坚持传播主体建设为关键,全面打造适应全媒体形态传播且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强大人才队伍;坚持管理创新是保障,确保全媒体创新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确方向。
【作者简介】
陈思敏,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8、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李大钊的系统纪念及其政治价值
【摘要】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于 1927 年被反动军阀残忍杀害后,中国共产党和社会各界开展了广泛多样的纪念活动。其中,中共中央在李大钊就义、公葬李大钊、庆祝建党15周年、中共七大等重要历史节点,组织了周期性、多形式、分层次的纪念活动,使得李大钊的光辉形象得以树立、英勇事迹得以传播、伟大精神得以弘扬,为党加强自身建设树立了榜样、坚定了信仰,为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精神动力。尽管不同纪念活动的主题稍有差异,李大钊的形象也稍有不同,但作为“被压迫民族中无产阶级战士最标本的模范”的基本形象最深入人心,是李大钊坚定爱国信念、崇高革命精神的和伟大人格力量的高度凝练。在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深刻总结并全面发扬党纪念李大钊的光荣传统和有益经验,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吴兴德,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共党史研究
9、高校管理者廉洁风险:发生机理与防治策略
【摘要】
高校管理者群体是掌握和行使高校内部管理权力的核心群体,有效防治高校管理者廉洁风险是高校履行使命、实现善治、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采用 40 个公开报道的高校管理者腐败案例,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构建高校管理者廉洁风险发生机理模型并提出相应防治策略。研究发现:对腐败的态度和对腐败的主观规范是高校管理者廉洁风险产生的动机影响因素;知觉行为控制和情境因素是高校管理者廉洁风险产生的机会影响因素;具体的腐败行为及其后果会形成反馈效应,强化高校管理者廉洁风险的动机和机会因素,进而增加高校管理者廉洁风险。防治高校管理者廉洁风险可以从改变高校管理者行为意向着手,强化心理干预、筑牢心理防线,完善正向激励、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强化上级监管、提升监督效能,从而实现弱化腐败动机、减少腐败机会和阻断反馈效应。
【作者简介】
刘尧,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宣传部,从事高校廉政风险治理研究
10、亚文化视域下“腐败文化”治理透视
【摘要】
腐败顽疾屡治不止,激发了人们对腐败现象何以发生的多维探讨。其中,“腐败文化”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与深思。作为一种亚文化,“腐败文化”通过歪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主文化进行对抗、侵占主文化的思想阵地以及加速腐败思想在腐败群体内部的“传染”等方式,影响腐败行为的生成。进一步来讲,“腐败文化”是传统文化“价值异变”的产物,借助腐败话语等信息符号加速腐败思想在腐败群体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传播扩散,以达到不断蚕食和破坏廉洁主文化的目的,最终引发人们对腐败的态度发生变化,促成腐败动机的生成,并催生腐败行为的实现。基于此,“腐败文化”的治理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腐败观念、腐败话语与腐败行为等多维度来优化“腐败文化”的防治路径,通过清除“贪”“奢”“惰”等腐败观念,整肃腐败“显话语”与“隐话语”,以及从严整治潜规则等措施,将清廉价值观念的形塑与反腐制度机制相结合,从而实现对“腐败文化”的有效治理。
【作者简介】
洪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11、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供应链传染效应吗?
——基于沪深 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摘要】
利用沪深 A 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处于供应链下游客户的社会责任表现如何影响上游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履行。研究发现,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客户推动了供应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即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供应链传染效应,且主要表现在供应链责任和环境责任方面。更进一步,客户对供应商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具有动态效应,随着供应商与客户建立供应链关系持续的时间越长,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传染效应越明显;当客户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客户属于社会责任敏感行业或客户所在地区政府环境规制力度较大时,此时客户降低供应链风险的动机越强,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传染效应越明显;当客户重要性水平较高、供应商产品独特性较弱或供应链关系较稳定时,此时客户降低供应链风险的能力越强,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传染效应也越明显。研究还发现,客户驱动的供应商社会责任表现提高了供应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价值。上述结果表明,客户为降低供应链风险,通过向供应商施加压力,推动了供应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作者简介】
张亮亮、周国辉,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供应链财务研究
12、分散还是集中?数字化战略关注对生态下游客户结构的影响
【摘要】
在“数字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发挥数字化战略的作用,优化客户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政策要义和学术话题。基于注意力基础观分析 A 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年报数据,考察管理层数字化战略关注对生态下游客户结构(集中的客户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管理层数字化战略关注显著降低了生态下游客户的集中度。具体而言,管理层数字化战略关注通过融资约束、公司透明度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影响生态下游客户的集中度。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势力会显著影响数字化战略关注与生态下游客户的集中度。异质性研究发现,相比于竞争性行业、国有和大型企业,管制性行业、非国有、小型的企业数字化战略关注对企业生态下游客户集中度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从数字化战略关注出发为优化生态下游的客户结构提供了新颖的视角,拓展了注意力基础观的应用范围,为企业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作者简介】
王亚萍、江红艳,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经济、大数据营销研究
13、论刘庆邦小说中的煤矿空间:以《断层》《红煤》《女工绘》三部长篇小说为例
【摘要】
小说空间既指涉现实世界,是对社会历史空间的模仿和呈现,又能自成一个艺术世界,是具有象征性和表意性的符号世界。刘庆邦的三部煤矿题材小说《断层》《红煤》《女工绘》在现实与象征的维度上创造出了丰富而生动的煤矿世界,看似是对煤矿历史和现实空间的经验表达和摹写,实则是用艺术编码的表意方式,构建一种独具魅力的审美化空间和艺术体验。《断层》《红煤》和《女工绘》中的煤矿空间,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地域性特征,同时蕴含着复杂的区域文化身份,凝聚着中国当代煤矿空间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情感结构以及话权力形式,它们不是封闭空间,也不是僵死和空洞的容器,它们代表着刘庆邦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对煤矿空间场域不同的审美认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烙印,是一个充满多种可能性的精神空间,更是一次次地“作为历史重写本”的地理景观。煤矿空间在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和设置故事冲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意或无意建构的直观空间形象,以及对这些直观空间的巧妙安排和运用使得小说艺术的特性充分彰显出来,并且小说的空间本身就是小说文本之中的潜在密码或者言外之意,通过对小说空间的拆解和探密,可以加深和拓展对小说空间叙事的理解。
【作者简介】
史修永,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中国煤矿文学与工业文化研究中心,从事文艺理论、当代文学、工业文化等方向的研究
学术为公 学术为先
国内连续出版物号:CN 32-1593/C
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9-105X
邮发代号:28-444(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0516-83885569
期刊网站:https://journal.cumt.edu.cn/
E-mail:xbsk@cumt.edu.cn